10月28日,由貴州大學主辦的“中歐農作物病蟲害綜合治理關鍵技術創新合作研究”項目聯合年會在貴陽召開。歐方18個單位及中方13家單位共60余名代表齊聚一堂,共襄盛會。
據了解,“中歐農作物病蟲害綜合治理關鍵技術創新合作研究”項目由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政府間國際科技創新合作”重點專項資助,中歐雙方共同立項支持;由貴州大學和法國國家農業食品與環境研究院聯合牽頭,組織國內10余家優勢高校、科研院所及企業單位,同歐盟7個國家10家科研機構、8家知名企業開展聯合攻關,旨在優化現有農作物病蟲害綜合治理技術,發展以生物防控為主的新技術,減少農作物對化學農藥的依賴。
項目啟動以來,中歐合作團隊多次交流互訪,并在雙方共同關注的玉米、番茄、小麥、葉類蔬菜等作物上開展以生物防治為主的綜合治理技術研發。特別對草地貪夜蛾、番茄潛葉蛾、豚草等重大入侵生物開展合作交流與經驗分享,在論文合作發表、生物防治技術研發等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
本次年會歷時5天。會議期間,中歐雙方將針對各課題合作任務,特別是信息共享、成果分享等方面存在的不足開展深入交流。同時,還將基于項目管理召開圓桌會議、協作會議,進行項目進展的匯報交流,以及就中歐農作物IPM技術創新發展召開學術研討會。此外,中歐雙方參會專家還將實地參觀項目技術集成的示范基地。
項目中方首席科學家、綠色農藥與農業生物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臧連生表示,本次會議是項目中期驗收前的一次重要會議,希望雙方參會人員抓住機遇,就開展的相關研究工作多交流、多探討,建立線上線下一體化的常態化合作交流機制,為今后進一步合作成果產出、創新發展IPM技術和創新成果轉化奠定基礎。(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編輯:張蟬
責編:李旭鋒
編審:丁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