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大新聞網訊(文字/尹梓熹 學生記者 黃春梅 攝影/陳思魚 學生記者 王竣諭)紅色血脈生生不息、紅色基因薪火相傳。9月29日,由教育部思政司指導,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主辦,貴州大學承辦的全國高校“傳承紅色基因 學思踐悟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貴州省示范宣講活動在我校賢正樓107報告廳舉行。省委教育工委副書記(正廳長級)、省教育廳黨組成員宋廣強,全國高校“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宣講團成員、校長宋寶安院士,教育部思政司宣傳教育處副處級干部李麗鵬,校黨委副書記張潔,副校長陳祥盛,省委教育工委宣傳部部長朱偉出席宣講活動。會議由校紀委書記、省監委駐貴州大學監察專員唐本文主持。
宣講活動在音樂學院愛樂合唱團帶來的曲目《七律?長征》中拉開帷幕。
全國高校“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宣講團成員、貴州大學校長宋寶安院士,桂林電子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鄧國峰,華南師范大學中共黨史黨建研究院院長陳金龍,湖南飛沃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司機、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龍兵,全國高校“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宣講團成員、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望謨縣實驗高中副校長劉秀祥等5位宣講人分別作主題宣講。
宋寶安以《弘揚科學家精神 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為題,通過講述袁隆平、薛其坤、馬克儉以及自己的科研故事,對胸懷祖國、勇攀高峰、追求真理、淡泊名利、集智攻關、甘為人梯的科學家精神內涵進行了深度解讀。他號召青年學子要自覺肩負起歷史賦予的科技創新重任,攻堅克難、追求卓越、為推動我國科技事業發展貢獻力量。
鄧國峰以《弘揚偉大建黨精神》為題,通過回顧黨的百年歷史,闡釋了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內涵。他認為,在偉大建黨精神的鼓舞下,青年學子要有世界眼光、家國情懷,要以理想信念為精神源泉,勇于斗爭、超越自我。
陳金龍以《改革開放精神的生成、內涵與價值》為題,解讀了“改革開放精神”生成的歷史背景、內涵、歷史地位與時代價值。他指出,改革開放精神賡續了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豐富了中華民族精神的內涵,新時代新征程,要將改革開放精神轉化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資源,并將其融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實踐、融入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實踐、融入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實踐。
龍兵以《弘揚偉大抗洪精神 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貢獻青春力量》為題,通過分享自己洪澤湖抗洪搶險、疫情期間馳援武漢的經歷,生動詮釋了退伍不褪色的軍人本色和使命在肩、沖鋒在前的黨員模范作用。
劉秀祥以《愿做一盞燈 照亮山里娃的未來》為題,分享了自己千里背母上大學、畢業回鄉教書育人以及發起“助學走鄉村公益助學行動”的感人事跡,他鼓勵青年學子要始終保持上下同心、盡銳出戰的奮斗姿態,發揚攻堅克難、不負人民的優良作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
感人事跡啟迪心智,精神畫像凝聚力量。同學們上臺為5位宣講人贈送由貴州大學美術學院教授、貴州油畫學會會長趙竹老師為宣講人繪制的肖像畫。
現場聆聽宣講的同學們紛紛表示,此次宣講主題鮮明、解讀深入,既學習汲取了黨的創新理論力量,也深刻領悟了催人奮進的榜樣精神,這些寶貴的精神財富,將激勵著他們在未來的學習工作中用青春力量踐行使命擔當。
宣講活動在愛樂合唱團帶來的《復興之路》歌聲中落下帷幕。
據悉,“傳承紅色基因 學思踐悟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宣講活動是教育部等四部門在全國高校中開展的一項重大活動,旨在教育引導廣大青年學生在感悟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體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75 年光輝歷程中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努力成長為擔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編輯:張蟬
責編:李旭鋒
編審:丁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