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貴州大學副校長陳祥盛教授團隊在佛頂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展昆蟲多樣性調查期間,發現一種體形碩大的甲蟲。經鑒定,該甲蟲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陽彩臂金龜。此次發現系佛頂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首次記錄到該物種。
在佛頂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的陽彩臂金龜雄蟲。姜日新 攝
陽彩臂金龜Cheirotonus jansoni (Jordan 1898),體長可達7厘米以上,形態特征顯著:雄性前足腿節明顯延長,前胸背板呈現強烈的銅綠色金屬光澤,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該物種幼蟲以朽木等腐殖質為食,幼蟲期長達2年,對生存環境要求極為嚴格,對環境變化高度敏感,可以作為環境指示生物。陽彩臂金龜的發現,充分印證了佛頂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優良、生態系統功能完整,能夠為對環境要求較高的珍稀物種提供棲息與繁衍的場所。
在佛頂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的陽彩臂金龜雄蟲。姜日新 攝
在佛頂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的陽彩臂金龜雄蟲。姜日新 攝
2025年7月12日,由貴州大學副校長陳祥盛教授牽頭的“佛頂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綜合科學考察項目”正式啟動,本次綜合考察,旨在通過系統普查保護區內的動植物資源,掌握生物多樣性本底資料,為保護區的功能分區與科學管理提供基礎數據和科學依據,實現保護區生態保護與可持續發展。自綜合科學考察啟動以來,先后已有數十名專家和超過300名博士后、研究生和本科生在自然保護區開展相關野外工作并取得了初步研究成果。
編輯:馮月成 韓曉梅
責編:岳瑩
編審:丁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