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大新聞網訊(文字/張蟬 學生記者 胡虞娜 潘存梽 攝影/高秀娟)“讀書是人們成長進步的重要方式,也是文明薪火相傳的重要途徑。讀書可以明理得道,可以修身養性。習近平總書記在給首屆全民閱讀大會的賀信中寫道:‘閱讀是人類獲取知識智慧、培養道德的重要途徑。可以讓人得到思想啟發,樹立崇高理想,涵養浩然之氣。’我想,讀書可以讓我們建立理想信念,明確人生方向,思考應該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扣好人生第一顆扣子。”
“習近平總書記在梁家河插隊期間,讀了歌德的《浮士德》,幾十年后,德國前總理安格拉·默克爾到中國訪問,習近平總書記說,‘我在青年時期就讀過《浮士德》’,這句話拉近了兩國外交關系。所以我一直堅信,讀是要多讀的,總有一天會發揮作用。讀書能夠照亮我們的人生,助力我們抓住機遇,成為支撐我們前進的最大能量。”
“習近平總書記讀書的故事給我最大的啟發就是:愛讀書,讀好書,好讀書。我們要多讀書,吸取更多的知識和力量;要讀好書,讀有正能量的書,不斷鞏固我們的堅定信仰;要堅持讀書,在不斷堅持的過程中實現由量變到質變的轉化,充實思想,不斷成長。”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習近平總書記曾在不同場合多次引用過這句話,這句話對我們今天的年輕人來說有很大的啟發和指導意義。‘千磨萬擊還堅勁’,就是面對各種困難時,要堅持理想信念,不忘初心;‘任爾東西南北風’,就是在具體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當中,要做好迎接各種磨難的準備。腳踏實地,志存高遠,這應該是我們新時代年輕人應有的志向和品格。”
“當我們迷茫時,不妨翻開書籍,去看看五四時候的青年,他們是如何奔走呼號;我們不妨去看看黃埔軍校的門楣,兩側寫的是‘升官發財,請往他處,貪生怕死,誤入斯門’;我們也不妨去看看習近平總書記的七年知青歲月是怎么度過的。讀書讓我堅定信仰,讓我去思考如何成為有思想、有理想、有信念,能吃苦、肯擔當的新時代青年,走好新時代的青年路。”
……
4月23日下午,在貴州大學“學以致用 古為今用——《習近平用典》‘時代新人鑄魂工程’讀書會”上,校黨委書記楊未,貴州省文聯主席、貴州省作家協會主席歐陽黔森,文學院院長譚德興、教師彭興滔、學生高瑞芳向在場師生分享了個人的讀書感悟,并通過信念篇、勸學篇、修身篇、篤行篇四個篇章,以故事分享的形式,闡釋了“如何通過閱讀堅定理想信念、展現新氣象新作為”“讀書有什么好經驗好方法”“如何從閱讀經典中正心修身養志”“如何在實踐中檢驗所學所思、更好做到讓閱讀在為人民服務中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聽取讀書故事分享后,現場學生與嘉賓熱烈互動,探討了青年大學生應該讀什么書、怎樣去讀書、如何從讀書中感悟人生、指導人生。嘉賓對青年大學生提出建議,要正襟危坐,坐下來讀好書,多讀書;要用整本閱讀替代碎片化閱讀;要讀有信仰的人寫的書;要先把書讀厚,再把書讀薄;要學以致用,讓讀書的成果為社會所用;要知行合一,要把自己所思所學和祖國的需要緊密結合,把自己的成長成才和祖國的命運聯系在一起;要大無畏大踏步地前進,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青年力量。
讀書會上還播放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讀書的視頻短片和學生朗誦《習近平用典》片段視頻。
校黨委書記楊未,校黨委副書記駱長江,副校長張大林、陳祥盛出席讀書會,黨委辦公室、校長辦公室、黨委宣傳部、黨委學生工作部、校團委、教務處、人文社科處、圖書館、出版社、陽明學院、文學院主要負責人,陽明學院、醫學院部分師生代表參加。
讀書會前,楊未、駱長江、張大林、陳祥盛、歐陽黔森、貴州省新華書店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劉波參觀了位于南校區兩用禮堂的新華書店“溪山書房”。張大林介紹說,學校與新華書店共建“溪山書房”,是積極推動校園文化的重要舉措,目的是發揚紅色精神,打造書香校園,促進全民閱讀。楊未在“溪山書房”推薦了《紅色貴大》一書,希望同學們了解紅色校史,傳承紅色基因,展望紅色未來。
編輯:李雪非
責編:龐愛忠
編審:李旭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