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大新聞網訊(文字/何璇 實習記者 林妙暄 攝影/何旭東 實習記者 符雅蕓)3月14日下午,全國人大代表、校長宋寶安院士在西校區溪山劇場傳達全國兩會精神,并以訪談的形式,與我校三名參會的政協委員共話“代表委員說”,為學校師生上“開學第一課”。
宋寶安首先傳達了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以及貴州代表團參會履職情況。他強調,全校上下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 “辦教育、興科技、育人才”的要求,錨定“中國特色、世界水平、貴州需求”的辦學定位,圍繞新質生產力發展,著力強化有組織科研;圍繞科教興國戰略,著力拔尖人才引進和培養;圍繞產業發展新賽道,著力學科交叉融合發展。同時,宋寶安傳達了貴州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徐麟對我校“科技賦能做大茶產業規模”的要求,并強調學校在茶產業發展上要久久為功、持之以恒,發揮科技創新人才優勢,推進校企合作,提升茶產業附加值,提高茶農收入,以茶產業助推貴州山地農業高質量發展,推進實現全面鄉村振興。
宋寶安勉勵貴大學子要仰望星空立大志,自覺融入到國家高質量科技自立自強戰略中;要腳踏實地擔大任,從當下干起、從小事做起,為中國式現代化添磚加瓦;要止于至善明大德,筑牢理想信念,厚植家國情懷;要博學篤行成大才,爭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
在“代表委員說”環節,宋寶安與住黔全國政協委員、民革貴州省委副主委、我校先進技術研究院院長陳前林,住黔全國政協委員、民盟貴州省委副主委、我校人文社科處處長崔海洋,住黔全國政協委員、農工黨貴州省委副主委、我校物理學院院長江陽結合參會經歷,解答事關學校發展的重要問題。
就如何推動高質量人才培養的問題,宋寶安指出,我校將圍繞貴州經濟社會發展培養人才、建優建強教師隊伍,優化學科專業建設,培養專業基礎扎實、富有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拔尖人才;就我省如何培養發展新質生產力做好“富礦精開”的問題,陳前林認為應著力用新技術促進傳統產業的高端化發展,用科技攻關推動全省高質量發展;就人文社科領域的青年科技人才如何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問題,崔海洋認為應進一步推進人文社科領域與其他領域的交叉融合,在科研平臺建設、項目立項、組織實施、驗收結題的過程中培養、鍛煉人文社科領域人才;就如何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問題,江陽提出廣大師生應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維持探索科學的好奇心,把握國家戰略發展需要,爭做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排頭兵”。他們勉勵貴大學子要加強理論學習、明確發展方向、提升實踐能力、掌握過硬本領,努力成為具有家國情懷、具備國際視野的高素質人才。
編輯:康梅花
責編:張蟬
編審:李旭鋒